2011年10月31日 星期一

生技台勞論之四:十年磨一劍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

-唐·賈島《劍客》





台韓電子業在這一波蘋果浪潮的革命過程中,勝負逐漸分明,台灣電子業過去賴以維生的低毛利代工模式節節敗退,技術與產品創新明顯勝出。我曾批評台灣電子業老闆對於研發人才培養的忽略是極大的致命傷,只可惜沒有具體數據可以佐證。下面這篇社論引用美國史丹佛大學教授Kraemer今年七月的一篇論文來佐證(原文獻可由此處下載:Capturing Value in Global Networks:Apple iPad and iPhone),呼籲台灣電子業應該正視這次的問題。


文中並沒有提出具體的對策,事實上也不容易提出具體的對策。因為這是所有知識密集產業共同的抉擇:要走容易的路,還是難的路?台灣的生技產業其實也面臨相同的抉擇,短視的政府官員與資本家視新藥研發的冗長過程如毒蛇猛獸,只重視短期能快速回收的投資項目,因此醫材產業就被優先考慮。醫材產業不好嗎?並不是。重點在於台灣要發展哪一種醫材產業?如果只是依循電子業的老路,首選低技術門檻的醫療耗材與低階醫療設備,恐怕未來仍然要面臨相同的困境。如果要走高階、高毛利的高端醫療設備,其實與新藥的投資擁有類似的特性:高毛利、高門檻但是投資金額大、不確定性高且研發期長。


前一代政府官員的老舊思維明顯已經無法帶領台灣走出一條新的生路。十年磨一劍,未曾試刃之前,豈有成敗可言?全面性地革新政策與產業思維,重視研發人才的養成,大膽投資且耐心等待那1%的投資成果所帶來的200%,甚至2000%的回報,才有可能讓下一代的台灣孩子有看得到的未來。


 




 



[轉載] 競爭力下滑才是科技業的危機




2011-10-31 中國時報


 


如果,對國內科技產業這波裁員、無薪假風潮再起,只以景氣循環視之,就太輕忽了;因為,從許多數據、產業變化來看,台灣科技產業面臨者絕對不是單純的景氣問題,而是更深沉的競爭力問題。



 從兩年前蘋果推出iPad,在全球帶動搶購風潮,震撼也改變產業結構後,加上歐美景氣低迷導致的需求不振、台廠本身競爭力問題,三重利空交雜下,先是年初台灣PC大廠宏碁執行長蘭奇去職、公司由盈轉虧,接著廣達、英業達因負責代工的平板電腦難敵蘋果勢力,而宣布大幅裁員;台灣引以為傲的「雙D產業」─DRAMLCD面板也陷入低迷,每個產業預估今年至少要虧損上千億元;被視為未來明星產業的綠能產業─太陽能與LED,相關廠商從年初的樂觀到年底的蕭條,虧損、無薪假傾巢而出。台灣科技業的危機,可說舉目盡是。





 台灣科技產業一直以PC為重點及核心,追隨微軟與英特爾的腳步發展,即所謂的「WINTEL陣營」。微軟負責軟體、英特爾開發處理器,台灣則根據「WINTEL」訂出的架構,負責生產各種相關硬體。這套機制運作數十年,打造出台灣科技業的鍍金年代,讓廠商賺足錢、成就無數科技新貴,但,現在這套模式的不良後遺症顯露了。



 追隨別人制定的架構,好處是有規則可循、可迅速量化生產,台灣廠商最擅長大量製造、壓低成本,長期培育出高素質的科技人才、紀律森嚴的勞工、不惜「暴肝」投入的工程師,讓台灣成為全球最重要的科技生產重鎮。但壞處是這種模式,缺乏差異化、知識與技術含金量低,容易複製,後進國家很容易追趕;加上台灣「一窩蜂」的習性,最後淪為殺價競爭。台灣許多所謂科技大廠,表面風光、營收數千億或上兆元,但毛利只有三%、五%,好一點者也只到七、八%。如非蘋陣營不能藉著Win8UlstraBook等產品推出,及早「反攻復國」成功,WINTEL陣營的台廠前景實在讓人憂心。



 即使目前風光一時的所謂「蘋果概念股」,台灣廠商的「含金量」也有限。美國史丹佛大學教授Kraemer等最近出了一篇論文「Capturing Value in Global Networks:Apple iPad and iPhone」,分析蘋果的全球供應鏈如何分享由iPadiPhone創造的價值。結果是在iPhone4中,蘋果獨享五八.五%,台灣供應鏈享受的利潤與日本相同,只有○.五%,南韓卻享有四.七%,是台灣的九倍,其它美國廠商則享有二.四%。在iPad中,蘋果占三十%,台灣占二%,高於日本的一%,但仍遠低於韓國的七%。最慘的是大陸,表面上組裝出口,創造對美國高額的出口貿易值,但實際上「只領到工資」─連利潤都享受不到,在這兩項產品中,大陸的勞工投入成本占整個大餅的大概二%左右。



 另一家市調研究機構iSuppliiPhone4拆解分析後發現,前七大成本最高的零組件中,包括螢幕、快閃記憶體、SDRAM、處理器等四項,都由韓國製造,占其元件成本的四二.七%;肯定為台廠提供者為觸控面板,僅占五.三%;另外未能辨識那家供應商的是照相鏡頭,假設也是台廠大立光供應,也僅占五.一%,台廠遠遜韓廠。台廠這種分食低毛利的情況,事實上已創造出「蘋果奴」的新名詞了。



 因此,與產業雷同、發展程度相近的南韓比較可發現,同樣作為供應鏈,從蘋果產品的拆解分析中,台灣廠商的技術層次與「含金量」明顯低於韓廠;同樣供應全球產業的雙D,台廠的技術及市佔率節節下滑,與韓廠差距日遠;二○○九年大陸推家電下鄉時,台灣的面板在大陸市占率超越韓國,但在全球市場上,台灣卻與韓國的差距日益拉大,「民族大義」還是不敵技術與市場需求。至於台韓在DRAM 的差距,則更不在話下。同走品牌之路,台灣雙A陷困境,智慧型手機宏達電雖光芒四射,但仍難與韓國三星並肩,三星的智慧手機市占率今年第三季超越蘋果iPhone,成為全球最大廠。



 國內科技業會有今日情況,絕非一日造成,部分與政府政策有關,更多的則與企業主的選擇有關。大部分企業選一條輕鬆的路走─走代工、重短利、輕研發、全力cost down;生產基地先從台灣轉到大陸,成本上漲則又從沿海遷到內陸;再不行,到東南亞、南美洲,研發投資嚴重不足。韓國大廠則是重研發、走品牌、加深差異化、加強技術含金量。十年磨劍,今日見真章,台韓科技業差距越拉越大。


 全球科技產業結構丕變之際,加上韓國廠商步步進逼,這波科技產業的低迷,絕對不能單純以景氣循環視之。從政府到業界,一定要思考出一條新的出路,才能重新打造、磨亮台灣的科技業。否則,當景氣春天回來時,大部分科技廠商可能發現:自己猶在寒冬之中。



 

2011年10月28日 星期五

典型在夙昔?為官的原則 --- 中國貪官徐其耀給兒子的信



蘇東坡十分注重官德修養,他真實把官德修養具體化了,他所倡導的“三養”就很有意義。


  蘇東坡在任時,他不僅躬親為民,而且十分注重以儉養廉。無論是在杭州當官,還是在海南島做官,他都曾有過許多惠民之舉,很注重自身的廉潔修養。東坡從海南任職回來時,已是暮年,他仍不忘節儉養廉。他曾為自己寫了一篇警策小品文——《記三養》:


東坡士自今日已往,不過一爵一肉。有尊客盛饌,則三之;可損不可增。有召我者,預以此先之。主人不從而過是者,乃止。一日:安分以養福,二日:寬胃以養氣,三日:省費以養財。元符三年八月。


  蘇東坡被朝廷降低職務,貶到黃州去的時候,由於朝廷給他的俸祿大大減少,給他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困難。為了度過困境,蘇東坡辭退了身邊的僕人,並給自己制訂了每天的開支計劃。他所制訂的計劃是這樣的:把所有人的收入和手邊的錢計算出來,然後將這些錢平均分成十二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三十份,每天只許用一份。這些錢全部分好以後,蘇東坡把它們一份一份挂在屋樑上,然後每日清晨從屋樑上挑下一包。拿到一包錢後還要計劃當天的開支,能不買的就不買,同樣的東西要挑便宜的買。


  一日下來,最終的開支只準剩餘,不準超支。蘇東坡把每天節省下來的錢放到一個竹筒裏。這個竹筒裏的錢是專門用於家中的另外開支。


  就這樣,蘇東坡一家人過著清苦的日子,日子雖然苦一些,但他們一家人倒也很快樂。他在給自己的好朋友秦少遊的信中,談到自己在黃州的每日計劃開支,艱難度過的清苦情景時說:“我想我之所以能支撐到現在,和我的節儉計劃是分不開的。我估計現在手中的錢還可以用一年多,所以也沒什麼擔心的。”


(星島環球日報)



 


大概是像上面這種戕害腦袋的東西讀太多,一向都看不起搞政治的和當官的,無法理解為什麼一個受過教育的人能夠為了政治利益而厚顏無恥到匪夷所思的地步。現在終於知道為甚麼了!其實從人性的角度而言,若不論是非,下面這封信裡提到的論點可以說是非常的「精闢」,讀完忍不住要擊掌稱快!尤其文中第1和第3點批評知識分子的部份,看了真是「豁然開朗」....吾此生可無憾矣!哈哈!


信件的真實性未知,但就算是假的,也可以說諷刺得實在是痛快!  




 



為官的原則/中國貪官徐其耀給兒子的信 



200010月8日,江蘇省建設廳廳長徐其耀因貪污受賄2千餘萬元,被當地檢察機關批捕。在偵查中,發現了徐與146名二奶的日記等證據,其中寫給兒子的一封信,暢述做官心得,總結為官原則,具有較高的理論價值和應用價值,實為官場金科玉律,符合付諸史館的標準;該信境界高超,觀點鮮明,論述坦率樸實,語言精煉,警句迭出,振聾發聵,足可編入教科書當範文,聊以糾正當今假話空話套話充斥的文風。當然,該信有感而發,屬即興之作,邏輯上欠推敲,然白玉微瑕,瑕不掩瑜也!下為該信全文:


 


孩子:
你的來信我已收到,對你能在大學唸書,我很欣慰,你要再接再厲。
既然你選擇了一定要走仕途這條路,你就一定要把我下面的勸告銘記在心:


1.不要追求真理,不要探詢事物的本來面目。

把探索真理這這類事情讓知識分子去做吧!這是他們的事情。
要牢牢記住這樣的信條:對自己有利的,就是正確的。
實在把握不了,可簡化為:上級領導提倡的就是正確的。


2.不但要學會說假話,更要善於說假話。

要把說假話當成一個習慣,不,當成事業,說到自己也相信的程度。
妓女和做官是最相似的職業,只不過做官出賣的是嘴。
記住,做官以後你的嘴不僅僅屬於你自己的,說什麼要根據需要。


3.要有文憑,但不要真有知識,真有知識會害了你。

有了知識你就會獨立思考,而獨立思考是從政的大忌。
別看現在的領導都是碩士博士,那都是假的。
有的人博士畢業就去應招公務員走向仕途,那是他從讀書的那天起就沒想研究學問,肯定不學無術。
記住,真博士是永遠做不了官的。(評注:毛澤東的知識越多越反動名言的今日解讀。)


4.做官的目的是什麼?是利益。

要不知疲倦地攫取各種利益。有人現在把這叫腐敗。
你不但要明確的把攫取各種利益作為當官的目的,而且要作為唯一的目的。
你的領導提拔你,是因為你能給他帶來利益;
你的下屬服從你,是因為你能給他帶來利益;
你周圍的同僚朋友關照你,是因為你能給他帶來利益。
你自己可以不要,但別人的你必須給。記住!攫取利益這個目的一模糊,你就離失敗不遠了。


5.必須把會做人放在首位,然後才是會做事。

這裡談做事你可別理解為德才兼備的意思。做事是實際工作,這點會不會都無所謂。
做人就是把自己作為一個點編織到上下左右的網中,成為這個網的一部分。
記住!現在說誰工作能力強,一點都不是說他做事能力強,而是指做人能力強。
呵!呵!你看那些把能力理解為做事的人,有好日子過才怪。


6.我們的社會無論外表怎樣變化,其實質都是農民社會。

誰迎合了農民誰就會成功。
我們周圍的人無論外表是什麼,骨子裡是農民。
農民的特點是目光短淺,注重眼前利益。
所以你做事的方式方法必須具有農民特點,要搞短期效益,要鼠目寸光。
一旦你把眼光放遠,你就不屬於這個群體了,後果可想而知。
要多學習封建的那一套,比如拜個把兄弟什麼的,這都不過分。


7.要相信拍馬是一種高級藝術。

千萬不要以為拍馬只要豁出臉皮就行,豁得出去的女人多了,可傍上大款的或把自己賣個好價錢的是極少數,
大部分還是做了低層的三陪小姐。這和拍馬是一樣的道理。
拍馬就是為了得到上級的賞識。
在人治的社會裡上級的賞識是升官的唯一途徑,別的都是形式,這一點不可不察。
(評注:自古以來,中國是個熟人社會、關係社會、陋規社會,而不是信用社會、商業社會、法規社會。
而現有體制下為這些封建主義的東西,找到了生長的土壤。)


8.所有的法律法規、政策制度都不是必須嚴格遵守的,確切地說,執行起來都是可以變通的。

法律法規、政策制度的制訂者從沒想到要用這些來約束自己,而是想約束他人。
但你要知道,這些不是人人都可以違反的。
什麼時候堅決遵守,什麼時候偷偷違反,讓誰違反,要審勢而定,否則寬嚴皆誤。
(評注:說的是一回事,做的又是一回事--這就是中國人的政治遊戲的潛規則。)


以上這些都是做官的原則。
現在要仔細想想,如果你真能逐條做到,你就能一帆風順,如果感覺力不從心,就馬上另外選擇職業吧。



2011年10月27日 星期四

生技台勞論之三 [轉載]:國科會「五十七K」補不了教育部大漏洞

 


 


如果你正在念博士學位,看在吳清基的份上,不如先買一件備用吧!



 



國科會「五十七K」補不了教育部大漏洞


博士已供過於求 今年核可博士班招生人數還創新高


撰文 / 張靜文                          出處 / 今周刊775                                2011/10/26


 


根據本刊調查,有高達七成民眾不贊成國科會補貼博士後研究的「五十七K」政策。到底政府是補助弱勢,或補助博士?全民補貼精英的荒謬,已讓台灣高等教育大調整迫在眉睫!




盛夏的台北,炙熱豔陽幾乎要把人給烤焦。從南部搭火車北上、參加特考的阿龍(化名),與一大群人擠在悶熱的教室裡,揮汗如雨認真作答。雖然這次考試錄取率很低,不過他仍衷心期盼自己能順利錄取,因為頂著博士頭銜的他,已經兩年沒有穩定的工作。

阿龍參加的是二○○九年七月在台北舉行的中華電信特考。當年中華電信要徵二三六名新血,平均薪資介於二萬七千到四萬元之間,目標是當年畢業的社會新鮮人。結果有超過三萬人來報考,平均錄取率僅.七八%,一百人錄取不到一個,競爭相當激烈。

而且這次意外出現六千名碩、博士來搶飯碗,其中更有三十名博士生降級競爭月薪四萬元的工作,這在過去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事。不過,兩年後的今天,博士畢業生有增無減,甚至在身邊親朋好友或鄰居小孩身上,或多或少都看到了「求職阿龍」的影子。

僧多粥少,博士過多問題何在

為了替供過於求的博士生尋找出路,國科會宣布將推出「促進博士後研究員到產業方案」。根據國科會說法,目前台灣約有三千七百名流浪博士,這方案主要目的為「解決博士就業問題、提升科技產業研發能力」。

未來將由企業或大學提出產學合作計畫,經國科會審核,聘任博士後研究員,名額二百人,以科技業為主,薪水五萬七六○○元,其中三萬元由國科會「博士後研究人員」預算負擔,另外的二萬七六○○元則由企業負擔,所以簡稱「五十七K」方案。

國科會說法一出,批評聲浪從四面八方蜂擁而至。因為過去大家印象中,博士幾乎與「飛黃騰達」、「光耀門楣」畫上等號,在鄉下,如果一個村子裡出了一位博士,那可說是地方大事,家有博士兒的父母,在地方上走路都有風。
曾幾何時,博士過剩成為困擾,甚至還需要動用全民納稅錢來補助一向被社會視為「精英」的博士,五十七K僅是大家眼前所看到的「果」,冰山之下隱藏國內「博士泡沫」的嚴重問題,才是國科會甘冒各方指摘,也要推出五十七K讓全民買單的原因。

曾任和通創投總經理、現任聚鼎科技榮譽董事長的張忠本表示,「台灣現在最嚴重的問題就是造就太多博士!」

到底台灣一年生產多少博士?根據教育部統計,台灣目前有一六所大學、一六一個博士班,在學的博士生人數為三萬四一七八名。二年(九十八學年)博士畢業生人數為三七五名。而一九九六年的博士班畢業人數僅一五三名,這十五年來,本土博士大幅成長超過二.五倍(以文法商為主的政大增幅僅七七%)。明明博士已經供過於求了,但今年教育部核可的博士班招生人數更創下七九○○名的歷史新高紀錄。

台灣為什麼會製造這麼多博士?回溯到二年,當時政府要發展「兩兆雙星」重點產業,因此教育部針對這四大產業廣設碩、博士班。「兩兆」指的是半導體及影像顯示產業,「雙星」則是生技製藥與數位內容。十年過去了,兩兆產業似乎僅剩下晶圓代工端得上?面,雙星至今還是載浮載沉,產業聚落無法成形。但這些因應政策大量增生的博士該何去何從?

由於跟上半導體成長腳步,許多與電機、電子、物理、材料等相關科系畢業的「台成清交」博士生,一畢業就非常搶手,可以順利進入竹科幾家半導體龍頭大廠任職。目前正在台大攻讀物理博士學位的阿吉(化名)就說,前幾屆畢業的學長都進了台積電、聯發科,所以他們並不擔心畢業後找不到工作。

供需失衡,人才多集中科技業


確實現在台灣企業當中,博士員工堪稱少數,其中科技業採用博士員工相對多,傳統產業相對少。就算是在高科技產業,會大量採用博士的產業也僅集中在半導體、面板等與材料、基礎科學應用相關的領域。

國內科技業中,以人數來講,台積電的博士員工接近一二○○人(占員工總數三.三%),是全台企業之冠。若以比率來看,IC設計聯發科及晨星,頂著博士頭銜的員工大約占整體員工比率的一成,在國內企業中比率最高。而電子五哥,僅鴻海博士員工占整體員工比率達二%,其他廣達、華碩、宏碁甚至股王宏達電博士員工比率都不到一%。

至於傳統產業龍頭台塑集團(包括南亞科、華亞科)五萬多名員工中,博士僅有二百多名,而且集中在南亞科、華亞科,甚至有台塑員工是博士畢業,卻以碩士學歷來應徵,「高學歷低用」情況屢見不鮮。

不過因幾家半導體廠商搶人激烈,聯發科就與台大電機系常有密切合作計畫,盛傳有一個「聯發科保證班」,在學時與聯發科合作研究案,畢業後就到聯發科上班。只要是台大、成大、清華、交大電機系所名列前茅的學生,還在學就已被聯發科「包」走,其他業者搶都搶不到。

換句話說,並不是企業不需要人才,而是目前大量產出的博士,大多不是企業所需人才。而且博士員工自恃甚高、較難與人相處,也在業界廣為流傳,甚至有業者說,博士在論述上很行,但在實際改良製程或產品上並無發揮太大作用。
因此這些企業無法消化的博士生大多轉向教職,正巧搭上蓬勃發展的專科改制大學風潮,當時很多專科、技職體系想升格為普通大學,而增設其他學院、普遍增班,因此五、六年前博士畢業可到私立大學任職,待遇可說相當不錯。

少子趨勢,教職市場需求萎縮

小如(化名)是一位私立大學傳播博士班畢業生,原本在媒體擔任編輯,月薪約六萬元左右。不過因為報社工作日夜顛倒,所以她想要轉換跑道,換一個「正常作息、待遇又不差」的工作。

當時小如看到博士生畢業後可到私校任教,心想「一個私校的講師月薪就有七、八萬元,社會名聲好,也不會日夜顛倒。」於是決定投資自己,以五年的時間拿下傳播博士學位。誰知五年過去了,整個教職市場也出現翻天覆地的巨變。

當小如拿到博士學位後,她不僅進不了教職,原來的工作已有其他人卡位,回不去原單位上班。幸好學校還有一個月薪四萬元出頭,為期一年的短期博士後研究工作可做,雖然薪水比以前少,也還不至於成為流浪博士。但一年之後,小如就前途渺茫了。

為何短短五年間教職市場供需出現大逆轉?

隨著少子化態勢形成,最近幾年來很多大學常常招不滿學生,只好開始減班、裁員,未來隨著學生越來越少,大學還可能會倒閉,大學教職市場將明顯萎縮。

台大電機系教授吳瑞北就表示,現在全台灣大學教師約有五萬人,由於過去十年大學大幅增加,也增加很多新老師,但現在大部分老師距離退休都有相當長一段時間,因此目前國內一年大學教職需求人數僅約五百名左右。

台灣一年產出三七○○名本土博士,但大學教職缺卻僅有五百名左右,況且還會有海外回國的洋博士來搶飯碗,僧多粥少情況下,博士進不了企業,也無法轉進教職,國科會及中研院的博士後研究計畫成為收留博士的「中途之家」。


 


根據國科會統計,現在大約有二五○○人在國科會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為此,國科會每年約要編列十六.五億元預算來養這些博士,但國科會的補助即將在今年年底屆滿,為避免市場一下子釋出更多博士,讓博士失業問題更嚴重,現在國科會急著到處找錢,同時端出五十七K新方案,企圖用最簡單的方法,掩蓋日益嚴重的博士泡沫危機。

不過從二十二K到現在的五十七K,凸顯的正是台灣高等教育結構出了大問題。成大微電子博士班畢業、現在任職某太陽能公司的阿良(化名)就說,過去十年來,台灣除了醫學系因有管控人數,沒有造成醫學生暴增外,其他的科、系、所都失控了,大學生、碩士、博士生過多,逐漸產生了向上排擠的效應。他看到身邊很多朋友都是大學畢業後找不到工作就念碩士,碩士找不到工作再繼續念博士,把就業問題一再往後拖延,而不去面對現實。

「五十七K是治標不治本,甚至很多博士後研究都是在幫教授做長工。」阿良不平地說。

台大國發所副教授辛炳隆也曾多次在公開場合大聲疾呼:「這是整個結構性出問題,不是區區五十七K可以解決的!」

獨厚博士?作法有違公平正義

在國科會五十七K方案提出後,各方批評不斷,除了有人擔心五十七K會重蹈二十二K覆轍,拉低博士生起薪,進一步壓低碩士生、大學生起薪外,也有人質疑,為何不補助弱勢的文法商博士生,而補貼工作機會多的理工科博士生,甚至認為國家已給企業夠多優惠,企業要研發人員,為何國家還要補助?

另外,也有碩士生忿忿不平說,為何僅獨厚博士生?如果可以用五十七K方案補助博士生找工作,那為何不能擴大補助對象,也進一步補助失業的碩士生?

甚至有更多民眾認為,社會栽培一個博士,到頭來這博士無法靠自己過活,還要國家補貼他、養他,這實在太諷刺了。這社會比博士更需要救助的人不知凡幾,政府這樣的作法並不符合公平正義原則。只是大家不禁要問:「到底是誰製造了這麼多的碩、博士,現在又讓他們無處可去?」追本溯源,造成現今教育資源嚴重浪費的不是別人,正是掌管國家百年大計的教育部。

面對博士失業問題,教育部長吳清基被問到時只輕描淡寫說:「博士班畢業生就業問題還不算嚴重,而且目前博士班教育部都有總量管控措施。」但若問題不嚴重,何需全民補貼博士?碰到問題,國科會至少敢跳出來點醒「博士泡沫」問題的嚴重性,想用五十七K方案補救,教育部卻還一味想要隱藏問題的嚴重性

台灣高等教育問題重重,早已趕不上時代和社會的需求,教育部難辭其咎。身為教長,吳清基有義務、也有必要到立法院進行專案報告,親自向立委、國人說清楚、講明白:台灣博士供過於求的問題到底有多嚴重?


 


 



(以下資料來自2011-10-18 公視「有話好說」節目)


 


20111018星期二


鼓勵雇用博士 政府補貼三萬
博士變弱勢!求職靠補貼?補助企業有理?


來賓:

國科會副主委 張清風
科技公司董事長 張忠本
東吳大學政治所博士生 李兆立
台大國發所副教授 辛炳隆
人力銀行業者 邱文仁
交通大學電信所博士生 李正皓



 

國科會補助計畫說明





企業對國科會補助方案的看法






企業真的需要博士嗎?






台灣博士的競爭力?





補助博士,間接導致碩士失業潮?






博士過剩?高教問題?國科會變勞委會?







教職難尋、企業難進,政府高教政策需要調整?





無薪假又來了?
當科技業走向寒冬,我們還要繼續大量生產高科技人才嗎?



 


 


2011-10-18 公視「有話好說」()




2011-10-18 公視「有話好說」()



2011年10月24日 星期一

I quit!






一位在美國羅德島普羅維斯登飯店(Renaissance Providence Hotel)工作的23歲年輕人Joey DeFrancesco 最近因為上傳一段辭職影片而在網路暴紅。準備辭職這一天,Joey帶著他的樂團朋友以與眾不同的方式向老闆辭職,或許你我都曾經想要這樣瀟灑地調侃一下我們那殺千刀的老闆,但是我們始終缺乏那最後的勇氣,尤其當我們年紀愈來愈大,顧忌愈來愈多,膽子也愈來愈小………We may want to quit like this but only Joey has the balls.



























沒有夢的男人是甚麼?





關於男人



作詞:陳昇 / 作曲:楊騰佑
有時候我會欺瞞我自己 或者迷失在無謂的歡娛遊戲中 有天我老去 在個陌生的地方 還要回味昨日冒險的旅程
其實我也經常討厭我自己 或者我怪罪我生存的時代 努力的找理由 解釋男人的驛動 也常常一個人躲藏起來
我聽說男人是用土做的 身子裡少了塊骨頭 他們用腦子來思考 有顆飄移的心 妳知道男人是大一點的孩子 永遠都管不了自己 張著眼睛來說謊 也心慌的哭泣 面對著不言不語的臉孔 誰也不知道男人是怎麼了
漫漫的旅程路途還遙遠 偶而也懷疑自己是否該向前 慾望的門已開 夢的草原沒有盡頭 夢裡憂鬱的花香飄浮在風中
你知道男人是用土做的 掉眼淚就融化一些
所以是殘缺的軀體 沒有絕對完美 你知道男人是大一點的孩子 永遠都管不了自己 張著眼睛來說謊 也心慌的哭泣 面對著不言不語的臉孔 誰也不知道男人是怎麼了
沒有玩具的孩子最落寞 可是沒有夢的男人是什麼 慾望的門已開 夢的草原沒有盡頭 風裡有些雨絲沾上了眼眸
告別的汽笛聲輕輕的又響起了 生命的列車滑過了妳心田
Wine, Woman and War
是男人的最愛 我只想靜靜的躺在妳身邊
漫漫的旅程終點在哪裡 偶而也懷疑自己是否該向前 慾望的門已開 夢的草原沒有盡頭 夢裡憂鬱的花香飄浮在風中



2011年10月19日 星期三

布魯克林太空計劃



 


住在紐約布魯克林的Luke Geissbühler 2010年執行了一個叫做Brooklyn Space Program的計畫:經過了8個月的籌劃,Luke和他兒子Max將一台高解像度攝影機和一台iPhone裝入軟質保護箱中,然後綁上氣球,隨著氣球升空。在經歷了70分鐘,氣球爬升到100,000英呎(約三萬公尺= 30km)的位置,因外部空氣逐漸稀薄,氣球直徑膨脹到19英呎(5.8公尺)的極限後爆裂,經過極短暫的無重力漂浮後便開始往下急墜,最高下墜速度曾高達150mph(240km/hr)


途中高解像度攝影機攝下地球影像,並由iPhone相關軟體紀錄相關高度和速度等資料,最後經由iPhoneGPS定位功能找回這個曾經遊歷平流層頂的包裹(幸運的是,包裹落點離出發點僅30英哩,約48公里)Luke將所有的影像與資料放在網站上Space Balloon),提供7分鐘的剪輯影片免費觀賞,但是你若要看到完整90分鐘的DVD記錄片,就需要付費訂購了。


 



 


這本來只是一個具教育性質的科學實驗,變因很多,也很可能失敗,但這些擔憂不應構成反對的理由,因為沒有嘗試,永遠不知道會不會成功。雖然Luke非常幸運地在不遠處尋回包裹,但很難想像在台灣會有人願意嘗試這樣去做,傳統東方式文化的思維把我們訓練得制式地對這樣的想法立即加以否定,而且是幾乎是不經思考地否定。


台灣在世界上想要脫離代工產業的層次,走向高利潤的創新產業,應該讓目前檯面上這些所謂的「政治領袖」和「產業領袖」學著先解放自己的腦袋,不要處處從「限制」的角度著眼,台灣才會「可能」有未來!


 


 


後記:約莫3/4的大氣在對流層內,我們也知道隕石或是衛星穿過大氣層時會因與空氣摩擦而產生燃燒現象,此實驗中的物體穿越30km的大氣層,但不知是速度還是距離不夠,看來並不足以造成燃燒現象,是作者事前就知道?還是運氣好?


Q:如果氣球材質可以提供更大、甚至無限大的彈性,這顆氣球會飄出散逸層嗎?


 


大氣層參考資料:
















地球大氣層



散逸層
> 800km



熱成層
80km-800km



中間層
50km-80km



平流層
11km-50km



對流層
0km-11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