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思考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思考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6月18日 星期二

[轉載]日本食品添加劑之神的背叛





日本食品添加劑之神的背叛

作者﹕東仁、陳言

【大紀元84訊】儘管添加劑的誕生可以回溯數千年,繁盛可以回溯數十年,但對於添加劑的思考,卻是關乎未來的。有著日本「食品添加劑之神」之稱的安部司反思了添加劑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1973年,畢業於日本山口大學化學系的安部司找到了一份工作——在食品添加劑公司做銷售員。亞硝酸鈉、山梨酸鉀、甘油脂肪酸酯……看到這些化學品,他有些驚訝:那些東西竟被用在我們吃進嘴裡的食品上。很快,這些「魔法粉末」,讓安部司嚐到了越來越多的樂趣和成就感——10年間,安部司成了食品添加劑公司的首席推銷員。安部司的綽號很響亮——「添加劑活辭典」、「食品添加劑之神」。他甚至渴望創立「全國第一的添加劑公司」。他堅信,自己是在為食品加工廠排憂解難,幫他們用最低的成本做出好賣的產品。但是,一個偶然的轉折,安部司卻「背叛」了那個充滿「魔法粉末」的世界,拋棄了當初的宏大理想。今天,安部司出書、演講,告訴人們每天填進肚子裡的食品是怎樣加工而成的,揭開添加劑世界裡那些不為消費者所知的「內幕」。

「我是親眼見證食品添加劑生產過程的人。我是親眼見證食品生產『幕後』的『活證人』,而這些情況是從事理論研究的人根本看不見的,只有我這樣的人才知道。」安部司說。「背叛者」安部司,卻並非簡單地「反添加劑」。他說,一味強調食品添加劑的危險毫無意義,它們帶來了食品的便宜、快捷和方便,而且絕大多數都是遵照國家安全標準使用的。他主張的是添加劑信息公開——讓消費者知道他們究竟吃了些甚麼,然後自己做出選擇。安部司甚至從社會倫理上反思添加劑的影響:需要花費時間、積累技巧的傳統工藝被拋棄,贗品的味道被認為是真品,人們,特別是兒童,會認為食物得來輕易,而不知對自然萬物和他人勞動心存感恩與珍惜。

誰都喜歡的「魔法粉末」

安部司感受到添加劑的魔力,首先來自於父親的改變。固執的父親以前根本不聽兒子說話。他開了一家麵條加工廠,卻苦於麵條不能長期儲存。安部司建議加入丙二醇和pH調整劑,父親這次卻全盤接受。一個相熟的餃子皮加工廠廠長很發愁,餃子皮總會粘到機器上,剝餃子皮的時候必須停機。安部司建議他加乳化劑和增稠多糖類,這個廠長買了四種添加劑。「加進那個之後,機器一次也沒有停過。那種『藥』真厲害啊。」一家以麵條筋道、骨湯香鮮著稱的麵店,安部司建議老闆使用乳化劑、磷酸鹽,不用甚麼手藝,誰都能輕鬆做出筋道的麵條;再用具有增強鮮味的呈味劑、酸味劑調出桶裝湯,兌水稀釋十倍就可以用了。魚糕店老闆手藝精湛,兢兢業業,但是超市嫌他們的魚糕價格高,要求做些便宜的產品。安部司勸老闆用進口的冷凍碎魚肉,再加入化學調味料、蛋白水解物以及大豆蛋白,省時省力,還免去了採購鮮魚並剔除骨頭的辛苦。「使用冷凍碎魚肉,是手藝人的恥辱。」老闆起初不肯,安部司的一句話至關重要:「時代變了,這麼辛苦的工作,你兒子是不會繼承的。」於是那家魚糕店捨棄了多年的手藝活,開始製作「添加劑魚糕」。安部司說,那時他做的工作就是添加劑的合理化,「添加劑不需要手藝人,沒有技術也一樣可以做出具有一定水平的東西。」可以用更便宜的原料,製作時間縮短,不需太多技術——安部司的「合理化」進展順利,食品業者們很樂於接受。

「那一刻我才意識到自己也是『買方』」

轉折源自「肉丸子事件」。1983年的那天,是安部司女兒的三歲生日。回到家中的安部司突然發現,孩子們搶著吃的肉丸子,是自己幫助製造商開發的「得意之作」。但他卻並未感到驕傲,反而慌張地用兩隻手摀住了盛著肉丸的盤子。製造商採購了大量便宜的從牛骨頭上剔下來的肉碎,這種肉碎黏糊糊的,水分多,既不能做成肉餡,又沒有甚麼味道,一般用來製作寵物飼料。安部司被要求把這些廢肉變成能吃的東西。作為「食品添加劑之神」,他給出的方案相當「完美」:首先,加進一些不能再產蛋的蛋雞的肉餡,以增加分量,成本也非常低;接著加進一種叫做組織狀大豆蛋白的東西,產生柔軟的口感,這種大豆蛋白也叫做「人造肉」,現在還被用於製作便宜的漢堡;隨後,用大量的牛肉濃汁、化學調味料等來增加味道,為了使口感嫩滑,還加入了豬油、加工澱粉等。加入黏著劑、乳化劑,以便使機器批量生產更容易;用著色劑讓顏色好看;用防腐劑、pH調整劑延長保質期;用抗氧化劑防止退色——安部司的操作駕輕就熟。即便是調味汁和調味番茄醬也要控制成本,使用添加劑來做出「具有那種味道的東西」:把冰醋酸對水稀釋,用焦糖色素使其變黑,然後再加入化學調味料,做成「仿調味汁」;把番茄醬用著色劑上色,加入酸味劑,用增稠多糖類增加其黏度,就做出「仿調味番茄醬」。這種用了二三十種添加劑、幾乎可稱作「添加劑堆」的肉丸,一盒售價不到100日元(約合人民幣6.8),因為成本才二三十日元。肉丸一上市就銷售火爆,據說製造商僅靠這一種商品的利潤就蓋起了一座大樓。安部司自己也為研製出這種肉丸而自豪——廢物利用製成食品,有利於環保,也讓家庭主婦得到實惠。但當他驚覺自己的孩子正開心地吃著這種肉丸的時候,「我才清楚地認識到,我根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吃這種肉丸。」他說,「原來我只認為自己是『生產方』、『銷售方』,那一刻我才意識到自己也是『買方』。」添加劑的信息沒有完全公開。

對於意識到自己是「買方」的安部司來說,許多以前熟稔的信息都變得別有意味。某工廠的廠長總在私下裡說:「我那裏特價出售的火腿根本不能吃。」鹹菜加工廠的廠長也經常說:「雖然價格超低,但還是不要買我們家鹹菜的好。」因為那是把發黑的蔬菜漂白後,用合成著色劑上色而成的。安部司並沒有犯法,他一直嚴格遵守國家制定的添加劑使用方法、標準和用量,並且在產品標籤上也做了明確標示。「但這樣也抹不掉我的罪惡感。」製造商降低了成本,超市以便宜的食品帶動營業額高漲,消費者買到看上去乾淨又好吃的便宜東西,本來要花兩個小時才能做好的飯菜,現在只要5分鐘就能搞定——食品添加劑看起來對所有人都有好處。但是,安部司關心的是,消費者完全不知道在甚麼樣的食品裏加入了多少添加劑,信息沒有做到完全公開。產品背面的標籤上,配料表裡一般都標注了使用的添加劑。但是光讀標籤是讀不懂的,安部司想要揭開的就是其中不為人知的「黑幕」。添加劑公司為了賣出更多的添加劑,將磷酸鹽、亞硝酸鹽和有機酸鹽等數種添加劑混合在一起,按著色用、緊縮肉質用、改良品質用等不同用途出售。製造商則被相關法律允許合併標示,即把若干種添加劑算作一種進行標示。而對於包裝表面積在30平方厘米以下的產品、散賣的加工食品、超市自己製作的副食品,則有免標的規定。這些以前讓整個行業都順暢運行的法規,在被「肉丸子事件」刺激後的安部司看來,都成為消費者了解食品真相的障礙;而他也厭棄了「食品添加劑之神」的身份,而是想要做一個「食品添加劑翻譯者」,讓公眾有更多知情權。安部司知道,目前日本有1300多種添加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有五六百種。他估算,一個人每天攝取的添加劑大約10,一年約4000,與人均每天食鹽的攝入量大體相當。光吃一個三明治,就可能同時吃進去乳化劑、酵母粉、調味料、pH調整劑、磷酸鹽、香料等20多種添加劑。每一種添加劑儘管都經過了國家質檢部門的檢驗,但複合攝取的結果究竟如何,卻是未知和模糊的。這些問題讓安部司擔憂。他從添加劑廠辭了職,沒了高薪,生活一度沒有著落。

「良心標準」

在添加劑領域十幾年的資歷,總是為安部司帶來一些求教者。面對聽眾中的孩子們,他經常做的一個試驗是「甜瓜飲料」:在一杯白水中,加入藍1號著色劑,水變成了純藍色;然後加入黃4號著色劑,水變成了純綠色。綠得和甜瓜的顏色一樣。「這兩種顏色,全都是從石油中提煉出來的。」他會這樣告訴孩子們。隨後,他又會在這杯綠水中加入一成多的果葡糖漿。以前飲料裡都加砂糖,但過重的甜味孩子們不喜歡,而果葡糖漿的甜味很清爽。加了糖漿的「綠水」會讓陪在孩子身邊的媽媽品嚐,反應一般是「很甜,根本不能喝」。魔術師般的安部司會往糖汁液體中加入三種酸味劑以及檸檬香料,再讓這位媽媽嚐。對方往往會大吃一驚:「這樣就能喝了,味道不錯。」安部司隨即告訴孩子們,他們認為美味香甜的「果汁」只是由一些粉末調和而成,而一瓶500毫升的飲料裡,含有相當於50砂糖所含的熱量,也就是200千卡,但是人喝了之後卻沒有飽腹感,必然會引發熱量的過度攝取。「日本這些年肥胖兒越來越多,到處是自動銷售機,隨時隨地可以買到甜水。我常常為兒童們演講,告訴他們不該這樣生活。」他說。   安部司的反思在一步步深入,除了公眾知情權之外,除了因為食品添加劑而被拋棄的「老手藝」和飲食文化之外,他更關注的是被現代食品工業和「便利生活」改變的心靈。他回憶起自己年幼時在鄉下養雞、種菜,那時吃進嘴裡的雞肉、蔬菜,自己都曾確實地感受到它們生命的存在;媽媽用一晚上時間親手做的飯團,也更能讓孩子體會親情和珍惜。添加劑本身無所謂好壞,只要嚴格地遵照規定的標準,也根本不違法。但是,安部司希望,在法律標準之外再加上另外一個標準——「良心標準」。「日常生活變得方便、舒適、富裕,我們得到的東西很多,這是事實。但在其背後,我們是否失去了甚麼珍貴的東西呢?」在書的結尾,他這樣寫道。



安部司簡介 1951年出生於日本福岡縣。畢業於山口大學化學系。曾任職於食品添加物公司,現為自然海鹽產品「最進之鹽」研究技術部長、有機農業JAS判定員、水質第一種公害防止管理者。對食品的內幕及食品添加物的真相知之甚詳,被稱為「食品添加物之神」。安部司從事食品添加劑推銷工作20多年,他不僅熟知各種添加劑的作用和用法,並親眼見證了食品加工生產的「幕後」。他協助廠商開發了低鹽鹹菜、方便麵、健康飲料、湯料、漢堡、速食肉丸等幾乎所有種類的加工食品,能用舌頭——分辨出食品中用到的純添加劑。他曾受食品加工廠委託,用二三十種添加劑把黏糊糊的廢肉製成好吃的肉丸。該產品上市後,大受孩子和媽媽的歡迎,銷售很好。他一度為此驕傲,而當他親眼見到女兒也在吃這種肉丸的時候,他才意識到,自己的家人也是自己開發的食品的消費者。他陷入深深的自責,於是從食品添加劑公司辭職。之後,他受邀開始做關於添加劑的演講,因其通俗易懂和生動有趣而深受好評。。食品是怎樣製作的,為了甚麼目的,使用了多少,甚麼樣的添加劑,這些事實一直不被消費者所知。現在的消費者購買食品時只圖便宜、方便,沒有任何安全意識。作為一名曾與儀器添加劑親密接觸的「添加劑翻譯」,安部司在本書中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自己的經驗,帶領普通消費者深入食品加工的「背後」,讓你了解根本想像不到的真相,並教你怎樣選擇真正的好東西!著書《食品真相大揭秘》。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2012年4月13日 星期五

對決

「對決」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存在,其實基本上就是競爭,就這樣的觀點而言,自然界的存在根本可以看作是透過無止境的「對決」而決定:星體與星體之間重力的對決、人與菌的對決、細胞內正訊號與負訊號的對決、正電荷與負電荷的對決、甚至可以說不同粒子作用力之間的對決而決定了夸克類型!

非得要扯得這麼嚴肅不可嗎?那倒可不必。在台灣,大概大家最耳熟能詳的就是政黨對決了吧!事實上,因為沒有實體存在,思想對決這種無實體對決對一般人並沒有甚麼可興奮性,真正會令藍綠死忠支持者血脈賁張的是動員過程的參與感所致。

相較於上面提到各式各樣卻無從觀察起的對決,可觀察實體物質的對決就顯得吸引人得多了。在現實生活中出現的可觀察對決,例如各類球賽、賽車、歌唱/舞蹈/烹飪競賽、甚至戰爭等等,都很容易令人興奮著迷。透過模擬這種實體對決的興奮性也可以創造出經濟產值,像大家較為熟悉、現在最流行的線上遊戲產業就是一例。日本電視節目更是營造此類對決氛圍的能手,不論是以特殊工藝/才藝作為對決項目或是以美工字幕及聲光效果營造對決氣氛,台灣這些慣於竊用他人創意的綜藝節目統統「概括承受」!

下面是一個日本對決類節目的例子,這種類型的節目並不稀奇,特殊的是他所選擇的題材:金屬硬度的對決!這樣的題材本來是很「冷」的,但是節目透過旁白、剪接以及鏡頭運用營造氣氛,相當成功的導引觀眾與「冰冷的金屬」融為一體!

2011年10月28日 星期五

典型在夙昔?為官的原則 --- 中國貪官徐其耀給兒子的信



蘇東坡十分注重官德修養,他真實把官德修養具體化了,他所倡導的“三養”就很有意義。


  蘇東坡在任時,他不僅躬親為民,而且十分注重以儉養廉。無論是在杭州當官,還是在海南島做官,他都曾有過許多惠民之舉,很注重自身的廉潔修養。東坡從海南任職回來時,已是暮年,他仍不忘節儉養廉。他曾為自己寫了一篇警策小品文——《記三養》:


東坡士自今日已往,不過一爵一肉。有尊客盛饌,則三之;可損不可增。有召我者,預以此先之。主人不從而過是者,乃止。一日:安分以養福,二日:寬胃以養氣,三日:省費以養財。元符三年八月。


  蘇東坡被朝廷降低職務,貶到黃州去的時候,由於朝廷給他的俸祿大大減少,給他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困難。為了度過困境,蘇東坡辭退了身邊的僕人,並給自己制訂了每天的開支計劃。他所制訂的計劃是這樣的:把所有人的收入和手邊的錢計算出來,然後將這些錢平均分成十二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三十份,每天只許用一份。這些錢全部分好以後,蘇東坡把它們一份一份挂在屋樑上,然後每日清晨從屋樑上挑下一包。拿到一包錢後還要計劃當天的開支,能不買的就不買,同樣的東西要挑便宜的買。


  一日下來,最終的開支只準剩餘,不準超支。蘇東坡把每天節省下來的錢放到一個竹筒裏。這個竹筒裏的錢是專門用於家中的另外開支。


  就這樣,蘇東坡一家人過著清苦的日子,日子雖然苦一些,但他們一家人倒也很快樂。他在給自己的好朋友秦少遊的信中,談到自己在黃州的每日計劃開支,艱難度過的清苦情景時說:“我想我之所以能支撐到現在,和我的節儉計劃是分不開的。我估計現在手中的錢還可以用一年多,所以也沒什麼擔心的。”


(星島環球日報)



 


大概是像上面這種戕害腦袋的東西讀太多,一向都看不起搞政治的和當官的,無法理解為什麼一個受過教育的人能夠為了政治利益而厚顏無恥到匪夷所思的地步。現在終於知道為甚麼了!其實從人性的角度而言,若不論是非,下面這封信裡提到的論點可以說是非常的「精闢」,讀完忍不住要擊掌稱快!尤其文中第1和第3點批評知識分子的部份,看了真是「豁然開朗」....吾此生可無憾矣!哈哈!


信件的真實性未知,但就算是假的,也可以說諷刺得實在是痛快!  




 



為官的原則/中國貪官徐其耀給兒子的信 



200010月8日,江蘇省建設廳廳長徐其耀因貪污受賄2千餘萬元,被當地檢察機關批捕。在偵查中,發現了徐與146名二奶的日記等證據,其中寫給兒子的一封信,暢述做官心得,總結為官原則,具有較高的理論價值和應用價值,實為官場金科玉律,符合付諸史館的標準;該信境界高超,觀點鮮明,論述坦率樸實,語言精煉,警句迭出,振聾發聵,足可編入教科書當範文,聊以糾正當今假話空話套話充斥的文風。當然,該信有感而發,屬即興之作,邏輯上欠推敲,然白玉微瑕,瑕不掩瑜也!下為該信全文:


 


孩子:
你的來信我已收到,對你能在大學唸書,我很欣慰,你要再接再厲。
既然你選擇了一定要走仕途這條路,你就一定要把我下面的勸告銘記在心:


1.不要追求真理,不要探詢事物的本來面目。

把探索真理這這類事情讓知識分子去做吧!這是他們的事情。
要牢牢記住這樣的信條:對自己有利的,就是正確的。
實在把握不了,可簡化為:上級領導提倡的就是正確的。


2.不但要學會說假話,更要善於說假話。

要把說假話當成一個習慣,不,當成事業,說到自己也相信的程度。
妓女和做官是最相似的職業,只不過做官出賣的是嘴。
記住,做官以後你的嘴不僅僅屬於你自己的,說什麼要根據需要。


3.要有文憑,但不要真有知識,真有知識會害了你。

有了知識你就會獨立思考,而獨立思考是從政的大忌。
別看現在的領導都是碩士博士,那都是假的。
有的人博士畢業就去應招公務員走向仕途,那是他從讀書的那天起就沒想研究學問,肯定不學無術。
記住,真博士是永遠做不了官的。(評注:毛澤東的知識越多越反動名言的今日解讀。)


4.做官的目的是什麼?是利益。

要不知疲倦地攫取各種利益。有人現在把這叫腐敗。
你不但要明確的把攫取各種利益作為當官的目的,而且要作為唯一的目的。
你的領導提拔你,是因為你能給他帶來利益;
你的下屬服從你,是因為你能給他帶來利益;
你周圍的同僚朋友關照你,是因為你能給他帶來利益。
你自己可以不要,但別人的你必須給。記住!攫取利益這個目的一模糊,你就離失敗不遠了。


5.必須把會做人放在首位,然後才是會做事。

這裡談做事你可別理解為德才兼備的意思。做事是實際工作,這點會不會都無所謂。
做人就是把自己作為一個點編織到上下左右的網中,成為這個網的一部分。
記住!現在說誰工作能力強,一點都不是說他做事能力強,而是指做人能力強。
呵!呵!你看那些把能力理解為做事的人,有好日子過才怪。


6.我們的社會無論外表怎樣變化,其實質都是農民社會。

誰迎合了農民誰就會成功。
我們周圍的人無論外表是什麼,骨子裡是農民。
農民的特點是目光短淺,注重眼前利益。
所以你做事的方式方法必須具有農民特點,要搞短期效益,要鼠目寸光。
一旦你把眼光放遠,你就不屬於這個群體了,後果可想而知。
要多學習封建的那一套,比如拜個把兄弟什麼的,這都不過分。


7.要相信拍馬是一種高級藝術。

千萬不要以為拍馬只要豁出臉皮就行,豁得出去的女人多了,可傍上大款的或把自己賣個好價錢的是極少數,
大部分還是做了低層的三陪小姐。這和拍馬是一樣的道理。
拍馬就是為了得到上級的賞識。
在人治的社會裡上級的賞識是升官的唯一途徑,別的都是形式,這一點不可不察。
(評注:自古以來,中國是個熟人社會、關係社會、陋規社會,而不是信用社會、商業社會、法規社會。
而現有體制下為這些封建主義的東西,找到了生長的土壤。)


8.所有的法律法規、政策制度都不是必須嚴格遵守的,確切地說,執行起來都是可以變通的。

法律法規、政策制度的制訂者從沒想到要用這些來約束自己,而是想約束他人。
但你要知道,這些不是人人都可以違反的。
什麼時候堅決遵守,什麼時候偷偷違反,讓誰違反,要審勢而定,否則寬嚴皆誤。
(評注:說的是一回事,做的又是一回事--這就是中國人的政治遊戲的潛規則。)


以上這些都是做官的原則。
現在要仔細想想,如果你真能逐條做到,你就能一帆風順,如果感覺力不從心,就馬上另外選擇職業吧。



2011年10月19日 星期三

布魯克林太空計劃



 


住在紐約布魯克林的Luke Geissbühler 2010年執行了一個叫做Brooklyn Space Program的計畫:經過了8個月的籌劃,Luke和他兒子Max將一台高解像度攝影機和一台iPhone裝入軟質保護箱中,然後綁上氣球,隨著氣球升空。在經歷了70分鐘,氣球爬升到100,000英呎(約三萬公尺= 30km)的位置,因外部空氣逐漸稀薄,氣球直徑膨脹到19英呎(5.8公尺)的極限後爆裂,經過極短暫的無重力漂浮後便開始往下急墜,最高下墜速度曾高達150mph(240km/hr)


途中高解像度攝影機攝下地球影像,並由iPhone相關軟體紀錄相關高度和速度等資料,最後經由iPhoneGPS定位功能找回這個曾經遊歷平流層頂的包裹(幸運的是,包裹落點離出發點僅30英哩,約48公里)Luke將所有的影像與資料放在網站上Space Balloon),提供7分鐘的剪輯影片免費觀賞,但是你若要看到完整90分鐘的DVD記錄片,就需要付費訂購了。


 



 


這本來只是一個具教育性質的科學實驗,變因很多,也很可能失敗,但這些擔憂不應構成反對的理由,因為沒有嘗試,永遠不知道會不會成功。雖然Luke非常幸運地在不遠處尋回包裹,但很難想像在台灣會有人願意嘗試這樣去做,傳統東方式文化的思維把我們訓練得制式地對這樣的想法立即加以否定,而且是幾乎是不經思考地否定。


台灣在世界上想要脫離代工產業的層次,走向高利潤的創新產業,應該讓目前檯面上這些所謂的「政治領袖」和「產業領袖」學著先解放自己的腦袋,不要處處從「限制」的角度著眼,台灣才會「可能」有未來!


 


 


後記:約莫3/4的大氣在對流層內,我們也知道隕石或是衛星穿過大氣層時會因與空氣摩擦而產生燃燒現象,此實驗中的物體穿越30km的大氣層,但不知是速度還是距離不夠,看來並不足以造成燃燒現象,是作者事前就知道?還是運氣好?


Q:如果氣球材質可以提供更大、甚至無限大的彈性,這顆氣球會飄出散逸層嗎?


 


大氣層參考資料:
















地球大氣層



散逸層
> 800km



熱成層
80km-800km



中間層
50km-80km



平流層
11km-50km



對流層
0km-11km



 


2011年5月27日 星期五

If you are rich, I am your bitch!







看電視時轉到這種節目,習慣上都是直接跳過不看,一來根本看不下去,二來這類節目為了效果,經常不惜走偏鋒,找一些「條件反差」很大或是不具代表性的「樣本」來刺激收視率。

坦白說,這些人如果不是「臨時演員」,那麼這些女性價值觀還真不是普通的lazy追逐財富、享受人生本是人之常情,並無可厚非,平凡如我者也會想要榮華富貴。這些人的問題在於:想要錢為甚麼不自己去賺?想要過好日子為甚麼不自己去努力?為了錢選另一半和為了錢出賣肉體有甚麼本質上的差異嗎?只不過是差在單賣還是批發。如果只是想用肉體換飯票,那當這些女性人老珠黃、不再年輕的時候,是不是能接受她們千挑百選的有錢老公用錢再去尋找更青春的肉體?那個13號條件普普,但倒算是坦白,說願意接受有錢老公劈腿,只要老公繼續「養」她就好。這樣的想法讓我不得不把「養」這個字特別加上引號,因為,這個動詞已經把夫妻關係從人的精神層次降到動物的飼養層次了!再者,不知是我的要求太高,還是現在男性的審美標準已經淪落到地平線以下,這些正值青春的女性不論我怎麼看,外表的條件都不像是有挑剔伴侶的本錢,更遑論談吐與氣質!除了貪圖年輕肉體的土財主,我很難想像怎樣的「金龜婿」會看上她們?

人家常說男人「有錢帥十倍」,有錢的男人再老再醜都有女人願意貼過來。想釣「金龜婿」的女性們何不自己努力賺錢,讓自己「有錢美十倍」,屆時,你要找十隻鴨陪妳天天夜唱都不是問題!或者,讓我們祈禱這些劣質女性趕快釣到他們所謂的「金龜婿」,讓下一代的基因品質能常態分布!









美女也不能總是跟俊男在一起,下面這對正為另一個方向的基因常態分布而努力!





2011年5月13日 星期五

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台灣民眾的特色就是容易受到聳動媒體的影響而失去獨立判斷能力,在日本核災新聞充斥的環境下慷慨解囊大概也不會太令人感到意外。主持人說台灣親日的結論或許太過片面與武斷,但反觀那個大陸孔姓記者的狂妄言論,若大陸老百姓都被洗腦到這種程度,請問馬英九追求的善意在哪裡?


 





中國記者愛炫耀!台灣捐款算在大陸額度內!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日本震災台灣捐款最多竟然被大陸記者拿來說嘴!日本朝日電視台的政論節目日前邀請美、俄、法、中、韓等國駐日記者,以國際角度對震災救援發表意見,沒想到當節目提到中國捐款約3.7億日圓時候,中國記者孔健突然插口說「中國捐款加上台灣的150億是世界排名第一」,意圖把台灣捐款變成中國捐款的一部分,此言一出引發現場譁然。

日本知名導演北野武主持與女搭檔阿川佐和子主持「北野武的TV擒抱」,從1991年4月1日開始,每週一到週五播出,是個超過20年歷史的超級長壽直播節目,在日本頗負盛名。5月9日的節目中,邀請了多國駐日記者到場,對震災後各國救援行動提出不同看法,席間穿插各種地震與核能災變的新聞片段,由時事評論員、外交特派人員、大學教授與各國記者,針對輻射汙染等問題對談。

在節目後半,由來賓日本知名老牌記者山際澄夫上台,與主持人北野武共同解說,搭配各種大型字卡,清楚列出各國震災派遣的人力、物資、捐款等詳細數字。就在講到中國捐款3.7億元並派遣15人救援隊伍時,台下的中國記者孔健突然插話,他表示捐款不只這些,加上台灣捐的150億,中國捐款是世界排名第一。此言一出讓台上台下瞬間譁然,原本安靜的其他記者與評論員情緒沸騰,紛紛搶著發言,畫面字幕上也打出「中國‧台灣問題」。

北野武見狀立刻將字卡翻新,繼續下一個話題,台上的山際澄夫則不理會孔健,繼續發表言論,山際對於日本政府花錢10多個捐款國家登報致謝,卻獨漏捐款世界第一的台灣感到不已為然,並批評日本政府「外交腦死」,此時台下孔健再度叫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言語,讓山際澄夫忍不住回嗆,「台灣是台灣,中國是中國,這是事實。」而後評論員宮崎哲弥問山際澄夫「您認為日本政府為何不感謝台灣?」山際澄夫更直言「當然因為顧慮中國」。

這段影片被人放上網路,在撲浪與天涯社群引發討論,許多人感嘆小國無外交,也有人說「這就是強大的中國,還是做中國人光榮吧!」接連出現中國與台灣的主權爭議,然而孔健利用台灣人愛心來做政治宣傳,引發眾多網友一致反彈與不恥,認為愛心救援決不容被如此利用,也對山際澄夫的敢言與中國對嗆表示佩服。

原文網址: http://www.nownews.com/2011/05/12/91-2711808.htm

 


回嗆厚臉皮中國記者!網友用「正義新聞」感謝山際澄夫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台灣民眾對日本311地震的捐款是全球最多,但是中國記者孔健卻厚臉皮地把台灣捐款算在中國身上。日本資深記者山際澄夫當場回嗆「台灣是台灣,中國是中國,這是事實。」有網友今(12)日將事發網路影片命名為《ありがとう ヤマギワさん~台灣感謝山際澄夫 様》,表達對山際的感謝之意。

NOWnews.com《今日新聞網》先前報導《中國記者愛炫耀!台灣捐款算在大陸額度內!》,這則新聞在網路引起許多網友的討論與轉貼。噗浪(Plurk)網友BJ Wang就留言指出,「或許我們作不到讓他國政府及世界組織願意講出口台灣是臺灣,中國是中國,但起碼對於其他國家人民來說,能多影響一個,就算一個。」他也痛批孔健「還真他X的不要F!」

網友i2008glory把原本的日文影片配上中文字幕,除了用影片名稱表達對山際澄夫敢直接回嗆孔健的謝意,也在影片右上角放上「正義新聞」的字樣。

原文網址: http://www.nownews.com/2011/05/12/334-2712019.htm

2010年12月28日 星期二

Bloody Omaha?

眼睛已經不再可靠了。


三個演員、少數道具加上高強的後製能力,諾曼地登陸戰中,盟軍傷亡最為慘重的Omaha beach之役就出現在觀眾眼前。


繼上次見識過高明的化妝術(見毀容新定義?一文)後,又讓人不禁懷疑,這個世界到底還有甚麼東西可以讓我們放心相信:我看到的真的是真的?


 


Richard Hammond presents Bloody Omaha




2010年9月6日 星期一

Gordon Gekko: Greed is Good

《華爾街》Gordon Gekko 經典的台詞,是否由此導致20年後的金融海嘯不得而知,但肯定是中外社會"精英"人士的座右銘:

"The point is, ladies and gentleman, that greed, for lack of a better word, is good. Greed is right, greed works. Greed clarifies, cuts through, and captures the essence of the evolutionary spirit. Greed, in all of its forms; greed for life, for money, for love, knowledge has marked the upward surge of mankind. And greed, you mark my words, will not only save Teldar Paper, but that other malfunctioning corporation called the USA. Thank you very much."

2010年4月19日 星期一

教授與淨土


這個月初好朋友上了蘋果頭版,也在TVBS看到他的新聞(按此)。他一直聲嘶力竭地為認真教書的老師請命,希望那些教育界的巨頭能聽的進去。


他最近在網誌上寫了一篇「不是不能做,是不想做!」,討論現今大學對於優良教學教授的回應作法與弊病。裡面提到希望:「拋棄以研究為主的思考框架,而能真正從教學的角度出發所訂出來的評鑑和升等辦法。」


這是很好的理想,但坦白說,縱使對標榜「高道德性」的大學教授而言(現在的大學教授是否真的比較有道德本身就可以成為一個命題,在此不論),這仍不容易。何故?我是從資源分配(或者講難聽點是資源爭奪)的角度來解讀。問題的癥結在於:資源有限,不論升等名額或經費預算等等資源皆為「有限」。


誰應優先升等?研究論文多的教師還是教學評鑑優良的教師?
誰應優先獲得預算?先買研究設備還是教學設備?


當資源有限時,資源的分配必然產生衝突與排擠,此時誰有助於提供或爭取資源,必然成為權力的掌控者,而權力的掌控者必然設定對自己有利的遊戲規則,這是群聚社會中殘酷卻精準無比的法則。大學教授也是人,為了維持優渥的生活環境,甚至是更自利的人,無從跳脫生物自利的本性,也是我認為不容易改變的根本原因。


猜想雙軌制是試圖弭平阻力的手段之一,但是想要弭平哪一方的阻力就不得而知了。雙軌制為了避免發生資源排擠作用而採取「門檻」或許多少透露了一點訊息。


教育部的經費補助是一塊相當大的資源,竊以為或許直接從教育部補助經費做研究/教學的切割,可以收「立竿見影」之效。不過坦白說,這也只是將排擠階層往上推移而已。似乎,在有限資源的環境下採取無限資源的解決方案是「Mission Impossible」。但是,政府的存在不就是要去做一些一般人不可能去做、卻對社會有所助益的公共事務?


坦白說,我多麼希望我仍保有學生時代對大學教授的崇敬。與資源掛鉤的升遷補助制度把現在的大學教授從理想中綁架到現實裡,逼著這些人們原本尊敬的老師去做一些悖離理想的事。沒錯,理想是不現實的,但大學不就是給願意為理想而非為現實奮鬥的人所留下的唯一淨土?


2010年4月2日 星期五

None of us is truly normal



最近在看CNV (copy number variation)的東西,讀到一句話頗堪玩味:None of us is truly normal,因為從CNV的觀點看來,每個人都可能是正常,也都不正常。


現代人最悲哀、最無奈的事實是:擁有獨立的經濟才能追求獨立的人格,在此之前,我們都只能做半個自己。套一下上面那句話:None of us is truly independent before you've been economically independent


問題是:一個人真的能經濟獨立嗎?從現代社會經濟的分工與運作來看,沒有人是真正經濟獨立的。因此,我們都處在一個「半人格社會」:當無涉現實金錢的壓力時,你會表現出『原自我』;當面對現實金錢的壓力時,你會表現出『衍自我』。原自我的比例會隨著年齡、社會意識與生活壓力的增加而逐漸減少,高峰期應該是落在幼兒期;衍自我則反之,但高峰期的出現很難預測,有時候會呈現長期、甚至終生的高原現象。衍自我屬於被壓迫型人格,極化後會產生反現象而開始對他人進行壓迫。


網路的出現,部分緩解了個體原自我的隱藏與崩解,其中網路匿名的特性尤然。但在這個原自我崩解挽回的過程中,卻也可能創造出無實體存在卻與實體互動的『擬自我』,原屬內含性的擬自我擴張可能取代原自我或衍自我而成為外含性。但由於擬自我的存在仍須植基於網路功能的運行,而個體運用網路功能則必受限於現實金錢的壓力(例如購買電腦與繳附上網費用),因而必導致衍自我的擴張。


衍自我與擬自我的消長是否必然導致原自我的萎縮目前不得而知。提升與追求原自我的內在動機似乎以隨機方式出現於個體之中,這也有可能是受到外在環境的誘發。「原自我對個體的價值為何?」是亙古以來未能解答的問題,轉化成口語化的描述就是:生命的意義到底為何?宗教嘗試提供某些答案,但終究無法弭平自我與神我的共存的矛盾,對那些不願放棄自我的人而言,不識而信之謂之迷。


生命的進行仰賴無止境的能量轉換,那生命的意義呢?會不會是無止境的實體自我基質轉遞及其伴隨的無實體自我意識衍生?若說實體自我基質轉遞是為了作為無實體自我意識衍生的基礎,那麼無實體自我意識衍生的意義又為何?是為了認清自我存在之短暫與虛渺,從而否定自我存在之必要,進而放開對生命意義追求的執著?


我還需要再想想。


I am in my way of finding it.



2009年9月8日 星期二

It's so touching!



腳步加速的那一秒,牠知道................最愛牠的人回來了。What is love? This lion can tell you.



上面的連結已失效,請參考下面連結:(2013-06-18更新)



2009年8月24日 星期一

諾亞方舟

記得幾年前我為了應徵工作飛到美國去給演講時,在最後一張slide我把台灣用動畫放了上去,說明台灣在支援國際生技公司新藥開發方面的人才優勢,當台灣從畫面上蹦出來時,在場的人都笑了:小小一個台灣怎麼"長大"了?我站在台上心想:台灣的土地面積或許不大,但是台灣人才腦子裡可以構築的天地卻不可小歔!演講後心裡有一些悸動........哪一天.....要到哪一天台灣才有像樣的生技公司可以證明我的slide?


前幾天剛好有空,去看了一下台灣自有品牌的LUXGEN MPV,雖然是試裝車,品質還未臻完善,但是看到台灣自己的汽車廠牌的mark,心裡還是有些悸動.......就像我多年前在美國演講後的悸動一樣。希望這個品牌能成長茁壯,證明台灣人可以驕傲的選擇台灣人自己製造的車子。


今天看到下面這個影片,雖說沙畫早已不是什麼新鮮的玩意兒,但是影片裡所展現出台灣的動物園在自我推介時所展現的自我風格,那種微微的悸動又出現了.......



 


展現對自我的信心是傳達這種心靈悸動的必要元素。台灣人該對自己有信心,我們已經在很多領域攻城掠地、展現世界級的競爭力。當許許多多不同行業都出現台灣品牌的世界級企業,或許有助於在臺灣的人拓展心胸與度量,走出狹隘的地域情結,專注於向外對付各自領域的國際競爭對手,而無須再向內自相殘殺。


2009年4月27日 星期一

Taiwan Surpasses U.S. on Key Achievements: Health Care, High Speed Rail and Fiscal Responsibility

 


Sunday, April 26, 2009 by: Mike Adams, the Health Ranger, NaturalNews Editor
Key concepts: Taiwan, America and Health



Taiwan Surpasses U.S. on Key Achievements: Health Care, High Speed Rail and Fiscal Responsibility


(NaturalNews) After living in Ecuador for some time, I recently traveled to Taiwan, where Truth Publishing is headquartered. Returning to the United States after spending time in Taiwan has allowed me the perspective to make some observations abou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USA and Taiwan.

The bottom line on these observations? The USA is falling behind the world in many important areas, and unless we reprioritize our spending, with each passing year we are looking less and less like a world leader and more and more like an agricultural exporter "developing" nation.

For example, Taiwan now boasts a stunningly-efficient high-speed rail transportation system that zips passengers from one city to another in mere minutes. Last week, as I was zooming along the Taiwan countryside at 300 kilometers per hour, experiencing the remarkable comfort and ease of travel (no silly security checks, no long lines, just automated ticketing machines and on-time departures), I asked myself the obvious question: "Where is America's high-speed rail?"

The answer, of course, is that it's still on the drawing board. America virtually abandoned rail travel in the 1960's, allowing a once-great network of rail lines to become largely defunct. So today, America lacks the kind of efficient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that Europeans, Japanese and even Taiwanese citizens enjoy every day. And this means Americans burn more oil and waste more time driving from one place to another.

The lack of high-speed rail harms America's efficiencies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because it raises the prices of virtually everything that has a transportation component (food, oil, concrete, raw materials, people, mail, etc.). Trucking all these goods around costs roughly ten times what it costs to move them via rail. It does sell more oil, though, which is probably one of the reasons why rail was abandoned in America in the first place (to appease the powerful oil companies).


Smoking bans and national health care


Taiwan has also passed and enforced a nationwide ban on smoking indoors. No smoking is allowed in restaurants, hotels, train stations, airports or anywhere other than private homes. The fine for violating this smoking ban? About 1/3rd of an average citizen's monthly wage.

This progressive, health-oriented initiative could never happen in America due to the highly influential (and destructive) tobacco lobby. In states like North Carolina, where tobacco is still big industry, anti-smoking laws get virtually no traction. The result is that North Carolina feels like a third world country, whereas Taiwan feels like a progressive world leader. Seriously, the last time I visited North Carolina (in 2008), I thought I had been teleported to a third-world nation full of race cars (NASCAR), tobacco and religious evangelists.

Speaking of health-related issues, Taiwan also has an extremely efficient, affordable health care system that covers everyone for just a few dollars a month. Using high-tech hospital equipment and U.S.-trained doctors, the Taiwan health care system still manages to cover virtually all medical needs (pregnancy, dental and vision included) for about $30 / month through your employer -- which includes coverage of your entire family, including children. Your employer pays about $25 / month in addition to what you pay, so it's roughly $50 / month for full coverage of you and your entire family. Not bad, huh? Why can't America do this?

For those citizens who don't have employment, they can purchase full coverage for about $20 / month. Yep, that's twenty bucks a month for full health care, even if you don't have a job.

This isn't for shoddy, low-tech health services, by the way. This is for state-of-the-art specialist coverage, including cardiology, reproductive health, internal medicine, urgent care, pediatrics, cancer treatments, surgery and just about every area of medicine you can think of. That an Asian nation can provide these high-tech services at such an affordable cost is astonishing to most Americans who are used to paying the highest prices in the world for not-so-great health care services.

Providing affordable, state-of-the-art (westernized) health care is something that seemingly can never be accomplished in the U.S. due to all the powerful, profitable corporations making money off disease. The health insurance companies,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and health service providers are all making too much money off sickness and disease to give up those profits for the common good. In America, health care is a for-profit industry, not a benefit to its citizens. And legislators in Washington repeatedly favor the profits of corporations over the health care needs of Americans. (This stance, as I've explained before, will spell the doom of America. You cannot have a strong nation if your people are all diseased and medicated...)


Banning plastic bags and cleaning up the cities


On the issue of pollution and the environment, Taiwan has made huge strides in the last ten years, demonstrating progressive, mindful solutions that help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For example, a few years ago they banned the giving away of plastic bags by all retailers (especially grocery stores). Customers can still buy plastic bags for a few cents each, but they can no longer be given away.

The result? Overnight, the country's plastic bag pollution problem virtually disappeared. Suddenly, customers were bringing their own cloth bags or packing up groceries in recyclable cardboard boxes. Suddenly the streets were cleaner and landfill use was drastically reduced. In the United States, only progressive cities like San Francisco have managed to pull off something like this, but Taiwan did it nation-wide.

Speaking of pollution, Taiwan's parks and cities are super clean. You'll rarely see trash just thrown around, and cleaning crews are regularly sweeping up the city parks and roadways.

Getting back to the infrastructure, Taiwan's system of roads and bridges is hugely impressive. With ongoing government investment, the roadways, railways, bridges keep getting better every year. Today, Taiwan's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rivals that of any first-world nation, leaving the U.S. and its crumbling roadways in the dust. Remember: The United States is sitting on an aging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where bridges literally fall apart when people are driving over them. Road maintenance is disastrous in places like L.A., Chicago and New York, and the nation's railways, as previously discussed, have been virtually abandoned.

In terms of transportation, the U.S. truly feels more and more like a third-world country with each passing year. It's not as bad as Peru or Ecuador -- yet! -- but it's getting there. After visiting Taiwan, returning to the United States feels a lot like visiting some developing nation where the travel infrastructure isn't really done being built yet. Plus,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immigration checkpoints" in the highways makes you feel like you're visiting Eastern Europe or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Welcome to the U.S.S.A.


All this and zero debt, too?


What's most remarkable about all this is that Taiwan has no national debt whatsoever. In fact, Taiwan is sitting on some of the largest financial reserves of any nation in the world. It's been socking away savings even while managing to build impressive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and health care solutions for its citizens.

How can this be? How can Taiwan accomplish so much and still have no national debt like the U.S.? And why is the U.S. so hopelessly mired in debt, even as its national infrastructure is in many ways falling apart?

The answers, I believe, are cultural. There are some rather noticeable differences between Taiwan (Chinese) culture and American culture. Notably:

• Taiwanese are thrifty - They tend to save money. Lots of it. Sure, they like to buy stuff from time to time, but they always SAVE money before spending it. Americans, on the other hand, tend to spend more than they have, resulting in negative savings rates.

• Taiwanese are industrious - They tend to work diligently, with discipline, and they're not afraid of long hours. As a result, this island nation that lacks virtually all natural resources has become a manufacturing leader in the world, amassing huge revenues and savings by buying raw materials from other countries and transforming them into value-added products through advanced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Americans, in comparison, tend to whine at the prospect of working more than 8 hours a day, and they tend to spend time at work surfing the 'net (if they can get away with it) rather than actually getting any work done. By any honest assessment, the American workforce isn't hard working. On the entrepreneurial side, of course, there are many exceptions to this (business owners tend to work very hard for themselves), but as far as the general labor force goes, only the immigrants seem willing to actually work hard. As I've discovered from living in Arizona (and virtually everybody in California already knows), if you have a job that requires a lot of work, hire a Mexican!

• They have better national spending priorities: While America's spending priorities have focused on imperialism and military conquest, Taiwan's spending priorities have been more in the realm of national infrastructure, education and national savings. Even so, Taiwan has been able to spend billions on national defense to help protect it from mainland China, which continues to insist that Taiwan is its "territory."


It's not Paradise, though


Despite all these remarkable accomplishments, Taiwan isn't quite a paradise yet. It suffers from several problems that need additional work:

• Noise pollution - This seems common among both Asian and South American nations. Noise remains a big issue, as there is really no legal recognition of the right to "peace and quiet."

• Population density - Taiwan has a very high population density, translating into extreme crowding of its cities (well, not as bad as Tokyo, but still crowded). A few days in a typical Taiwan city makes foreigners like me feel downright claustrophobic.

• Abusive academics - Taiwan's emphasis on academics is so strong that many children spend literally 16 hours a day in public school and private "cram schools." They grow up into adults with amazing academic skills, but utterly lacking social skills or the kind of adventurous experiences that are supposed to define childhood. (No sleepovers, no Little League baseball, no parties or field trips... just study, study, study.)

• Air quality - Due to the widespread use of gasoline-powered motor scooters, Taiwan's cities have miserable air quality (not as bad as Mexico City, but still bad). Notably, China recently solved this problem virtually overnight in several areas by simply banning gasoline motor scooters and requiring citizens to ride e-bikes! The future of Taiwan will likely see a similar shift to electric motor scooters or e-bikes, too. The days of gasoline-powered scooters are numbered, and that's a good thing for Taiwan's air quality.

• Dependence on exports - Taiwan's economy depends largely on exports: About 40% to Europe, 40% to the USA and 20% elsewhere (Middle East, Australia, etc.). With the world economy in a depression, Taiwan's exports have suffered tremendously, and the nation is right now in a serious economic slump that's causing high rates of unemployment. Notably, instead of just firing people, most employers are opting for "mandatory non-paid vacation days" where workers keep their jobs but are asked to work fewer days each month.

All this adds up to a remarkable story of a hugely successful island nation that has managed to accomplish many things that still elude the world's largest military superpower (the USA). While the U.S. may be great at building (and dropping) bombs, Taiwan has affordable national healthcare for all its citizens. While the U.S. may have a military presence in 133 countries (or so), Taiwan has high-speed rail that saves its citizens countless hours in travel between cities. While the U.S. may boast the world's largest collection of fast food chains anywhere in the world, Taiwan is good at actually making things like computers, furniture and electronics.

In many ways, in fact, Taiwan is what the U.S. used to be -- nimble, productive and smart. Twenty years ago, when I first lived in Taiwan, I never could have imagined writing this article: The U.S. was superior in almost every way, and Taiwan was a dingy, small-scale developing nation. One generation later, however, Taiwan has surpassed the U.S. in numerous ways, proving that a nation that finds the courage to make smart, progressive decisions can accomplish amazing things, even if it hasn't been gifted with abundant natural resources.

There's a lot to love about America, of course, and America will always be my home. But there's little question that the days of the American Empire are waning. America's position as the leader of the world is history. The one thing that America is really, really good at -- killing enemy combatants -- isn't much to brag about. America doesn't manufacture much of anything, it's way behind the rest of the world on transportation and education, and it can't even offer its citizens basic health care services. It's a high-tax, low-service, police state country with $12 trillion in suffocating debt.

How much debt is that, exactly? Consider this: The world population is approaching seven billion people. $12 trillion in debt is nearly $2,000 for every person living in the world today. That's how much the U.S. owes -- nearly $2,000 for every man, woman and child living in every nation in the world, including China and India, by the way.

With that much debt, America has secured its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the world: It is a bankrupt empire whose days are numbered. Its People have become complacent and lazy, its manufacturing base has been gutted, its economy has become stagnant and its finances are beyond recovery.

Perhaps out of the ashes of America, a smart, nimble nation can arise and follow in Taiwan's footsteps to make smarter decisions about spending priorities. The formula isn't that difficult to figure out: Spend less than what you earn, invest in your People and your infrastructure rather than fighting wars. Promote entrepreneurism, thriftiness and hard work. In a few generations, you too can create a hugely successful nation that takes its place among the leaders of the world.

2009年4月20日 星期一

花蓮縣瑞穗國中十二人集體痛毆一智能障礙學生

[2013-09-23更新]

網路上已經找不到可分享的原始影片檔,看來是被和諧了,想看影片者可以到這裡:


我所見之校園霸凌-愚人劫




***********************************************************************

強凌弱、眾暴寡!



我心痛地看完這段影片………尤其聽到他在喊"媽媽"時,痛恨自己幫不上忙…………如果有上帝……如果真的有……當時祢在哪裡?公義對窮人與弱勢者而言,只不過是個遙不可及名詞…………………



()寄這份資料,或許是我唯一能盡的一份力。



感謝這位勇敢揭露社會醜惡面的路人甲乙丙,也感謝得自網路的通緝名單與校長資料。這些孩子或許現在並不認為自己有錯,但我相信他們並不是天生就是壞胚子,所以我把他們的名字修飾了一下,只留下帳號,希望經過這次事件後,他們仍有機會能重新定義自己。我仍然保留了最後一項資料,希望知道這個消息的人,能寫信給蔡女士表達你們的憤怒。原則上,除了新聞報導之外,其它相關資料會在七天後刪除。



4/21 補上教育部民意信箱:http://email.moe.gov.tw/EDU_WEB/sendmail/send.php?open



4/23 補上泰北高中發生霸凌事件






***********************************************************************************************


 





我所見之校園霸凌-愚人劫   (2009/04/16 12:11)







四月一日-愚人劫,在純樸的花蓮縣某國中,發生十二人集體鬥毆一智能障礙學生情事。一行人就因為這用手機錄下全程的女學生唆使,而將該受害學生架到某鄉老人館前施以暴力。

影片中第一為出手打人的學生,是該校三年x班的劉xx;第二位揮拳的是該校三年x班的林x;第三位施暴的是該校三年x班黃xx;架人的兩位學生是二年x班的李xx及張xx,舉止一樣令人憤怒,身為該受害學生的同班同學,不但沒制止此一霸凌行為,反而助紂為虐。這受害學生愈昰大聲哀嚎,這些惡棍愈昰加重下手,甚至要脅這學生下跪求饒。如果您是該受害學生的家長,作何感受?

據有心人指出,這已是該校一個月內第二起霸凌事件,校長蔡xx女士,於影片在校園內曝光後,即刻下令各處室封鎖消息,且銷毀所有現存影片檔案,企圖將此校園霸凌事件壓下,瞞天過海

另外,施暴學生家長也曾找來當地代表,對這智能也不很正常的家長施壓,試圖要將此重傷害罪彌平。在調解數次仍未同意和解時,這錄影學生的家長不但不自我反省,還指責受害學生家長-原住民真是難搞。試問,這話您聽得進去嗎?

筆者在此呼籲相關機構及正義感尚存於心的社會人士們,一同站出來為這弱勢的一家人出聲,為這日益沉淪的校園盡點心力,早日還給學生一單純、無暴力的學習環境!!


路人甲乙丙



圍毆弱智生/瑞穗國中12男女霸凌 受害學生肋骨裂傷


(2009/04/16 11:57)



今日新聞(NOWnews.com)於4月中接獲WEnews公民新聞記者投稿,指稱花蓮瑞穗國中於41日 發生校園霸凌事件,並附上事發過程影片。由於影片中5名同學合力毆打欺凌一位同學,並將其打倒在地腳踹踢頭,手法之殘暴讓人震驚,因此NOWnews也立即展開調查,分別向各相關單位求證。

據花蓮鳳林分局瑞穗派出所值班員警表示,確實瑞穗國中校園霸凌事件屬實,事發原因為該校國二男性A同學,不小心與同校國一女同學發生擦撞,女同學隨後向熟識國三學長抱怨,41日 放學後,10多名國三、國二男同學與該女同學合力將A同學帶至校外凌虐毆打,其中共有5人動手,其他人袖手圍觀喝彩,女同學自己以手機拍下影片,最後以強迫A同學向女同學深深鞠躬道歉收場。


整個毆打凌虐過程約2分多鐘,手段相當殘暴。但讓人匪夷所思的是,事件發生之後,10多名同學中僅有4名受到記過懲處,遭霸凌的A同學卻反而從普通班被調到「特教班」,所有影片紀錄與消息也立即遭到校方封鎖或銷毀,而當記者透過電話聯繫瑞穗國中校長蔡惠銘求證,蔡校長卻將此事定調為「同學間的鬥毆」,直到記者表示看過影片,蔡校長才在訝異之後改口稱為「欺侮」。


蔡校長表示,由於事件是發生在放學後的校園之外,學校直到隔天家長與員警到校後才知情,並已立即依校安通報程序通報花蓮縣政府教育處;花蓮縣政府教育處學管科科長李志成表示,確實縣政府已接獲此一通報,並已進行瞭解。


蔡校長澄清,懲處名單目前雖然僅有4位,但還在持續瞭解中,而之所以將A同學調往特教班,是經過特教委員會評估會議並取得家長同意後才做的緊急安置措施,並無刻意打壓受害者之意。但校長也承認,近日間並未與A同學碰面,不瞭解其適應現狀,學生家長也表示,進入特教班之後校方未曾告知她孩子適應狀況如何。


A
同學母親表示,41日 當晚她發現小孩臉部腫漲,經追問後才知是遭同學霸凌,並隨後帶往醫院檢查,發現除了臉上腫漲與傷痕外,另外肋骨有輕微裂傷,視力也出現模糊雙影,疑似傷到視神經,目前已經好轉,但仍需持續觀察。整件事情在司法部份目前雙方已經和解,學校也已介入輔導,但她的小孩因為受到驚嚇,因此一度想要轉學,心理的恐懼創傷還須一段時間才能復原。


A
同學母親澄清,和解過程中確實女同學家長態度強勢,但並無民代介入施壓之事,協助調停的紅葉村村長嚴秋谷與員警都態度良好;但因他是單親媽媽,這些年來獨力扶養兩名孩子,但兩個小孩都曾多次遭受同學或外校高年級毆打欺侮情事,也讓她對於校園安全非常憂心。


兒福聯盟表示,1年多前曾針對台灣校園進行調查,發現全台灣至少有2萬個「校園小霸王」經常會對同學「肢體霸凌」,平均每兩個孩子中就有一人有被霸凌的經驗,更可怕的是,這些霸凌者中約有35%是過去曾有被霸凌經驗而造成的「反擊型霸凌」,以暴制暴的惡性循環正在台灣校園不斷上演,也顯示校園霸凌預防的重要性。


花蓮縣政府教育處學管科與兒福聯盟兩個單位均表示,緊急安置於特教班是可接受的處置,但更重要的是隨後的輔導以及與家長的溝通,另外對於霸凌者與圍觀喝采者,也建議學校應該加強對施暴者的輔導,而不是只有記過處罰,也建議學校應該以更好的態度來面對校園霸凌,而不是封鎖隱瞞,如此才能真正面對問題、解決問題。



打人被抓「從容就義」? 霸凌學生價值錯亂

社會中心/綜合報導

花蓮某國中霸凌事件被WEnews公民記者報導後,在網路上掀起軒然大波,看過此新聞的網友甚至發動「人肉」搜索,把該國中所有有網誌的學生都翻出來並找到涉案學生。不過,從他們網誌中可以看出,他們不但沒有悔意,反而還有種把自己當成英雄,從容就義的荒謬感。此外,雖然群起圍毆的確不對,但在網誌曝光後,網友紛紛湧入留下許多辱罵性不堪的字眼,也是一種「網路霸凌」,希望網友能適可而止。


Nownews.com
「今日新聞網」底下所屬的Wenews公民記者投稿,憤憤不平的表示花蓮瑞穗國中於41發生校園霸凌事件,並附上事發過程影片。由於影片中多人圍毆1人的情節過於暴力,使得Nownews新聞部立刻展開調查。


根據花蓮鳳林分局瑞穗派出所值班員警表示,確實該校園霸凌事件屬實,事發原因為該校國二男性A同學,不小心與同校國一女同學發生擦撞,女同學隨後向熟識國三學長抱怨,41放學後,10多名國三、國二男同學與該女同學合力將A同學帶至校外凌虐毆打。而且在10多名學生中,僅有4名同學遭記過處分,校方還企圖掩蓋事實,以「同學間的鬥毆」為此事件定調。


新聞發出後,掀起網友怒火,一面倒的指責這些學生,更有人以人肉搜索方式搜尋,將該校所有有網誌的學生通通翻出來,就是要找到肇事學生。


在找到肇事學生的網誌之後,網友們又掀起另一波怒火,因為在那些學生的文字當中,非但看不出有任何悔意、反省的跡象,甚至幾個下手的男同學開始「道別」,有人要同學、女友等他,有人則灑脫的表示「打了都打了,他們要如何處置,我無話可說」;涉嫌教唆打人的女學生,則是在自己網誌中對打人的男友表示一定會等對方,兩人還約好21歲要結婚。字裡行間,反而透露著一種「從容就義」的荒謬感。


而從他們的文字中可以看出,其實他們的生長環境也不十分健全,有人割腕後將照片PO上網,有人小小年紀就會抽菸、喝酒,也有人多次透露輕生的念頭,而打架對他們來說,不過就是家常便飯,嚴格來說,這是一個大環境下的悲劇。







圍毆弱智生/白目國中生 激網友連署:馬總統處理霸凌



(2009/04/18 16:10)


社會中心/綜合報導

要花多大的力氣,才能讓全台灣的網友團結一致?答案很簡單,一段影片就好。自《今日新聞》NOWnews.com16日獨家踢爆花蓮瑞穗國中霸凌事件後,雖然在報導中事件看似落幕,但在網路上卻是越演越烈,校方企圖掩飾,及打人學生始終不認錯的態度,讓網友決定轉向公權力,不但發起連署,還寫信給花蓮縣長、花蓮地檢署、花蓮教育局,甚至給馬英九總統,希望能得到一個合理的交待。


《今日新聞》NOWnews.com16日獨家踢爆花蓮瑞穗國中霸凌事件後,多人圍毆1人的影片讓網友是怒火中燒,發動人肉搜索將影片中打人的學生網誌給挖出來,而網誌中荒謬的文字、高張的氣燄,更是令網友們怒氣上升至最高點,紛紛湧入留言撻伐。沒想到,這群學生不但不認錯,反倒在網誌上與網友們對罵起來,讓事情變得更加不可收拾。




上圖:打人的學生竟向學生自治協會告狀「我們被PTT鄉民欺負了」。留言表示:「學生自治協會你好。我是就讀瑞穗國中的Yumi,我們最近只是K一個欠打的同學,就被一些很無理的大學生PTT的鄉民嗆,還來我網誌洗板,這樣可以跟教育部申訴嗎?幫我一下,感覺被欺負了很慘,幫幫我們好嗎」。

同一時間,也有知內情的人士上網爆料指出,整件霸凌事件最後是以2萬元和解收場,也就是說,那群打人國中生所得到的教訓,僅是大過或小過一支,以及一人6千多元(3個人繳)的和解金,被處罰還可以擺出「從容就義」的態度,然後得到同儕英雄般的待遇。自始至終,他們都不認為自己有做錯事,不過就是「K一個欠打的同學」、「打一個賺和解金的人」。


不少網友也認為,打人學生僅被記過實在是處分太輕,更何況該校校長一開始還企圖掩飾真相,於是開始寄信至相關單位,例如:花蓮縣長信箱、花蓮地檢署、花蓮教育局,附上那些打人學生的網誌(抽菸照、炫耀自己打人、不認錯等文字)以凸顯他們的惡形惡狀,希望該國中校長能出面開記者會道歉,最重要的是:加重那些同學的處分。


 


圍毆弱智生/霸凌學生無悔:已經和解還想怎樣


(2009/04/19 10:03)





社會中心/綜合報導

身為公民新聞平台WEnews,十分歡迎民眾上網報導被媒體所忽略的消息,並能協助網友踢爆社會不公義之事,花蓮瑞穗國中霸凌事件即為一例。而新聞曝光後,在網路上吸引大批網友的注意,其中不乏與該校相關之人士。

WEnews
18日就接到自稱瑞穗國中學生的網友表示,雖然校方表面上迅速的在2(霸凌事件發生在1)對相關學生進行懲處,但「這件事情校長是第一時間就下令封鎖而且還要求銷毀影片」。

由於當時現場是有2支手機在拍攝,也才會有影片外流的事件發生,至於被銷毀的影片,內容有「是他們要求他(指被圍毆的學生)下跪並磕頭道歉」的情節;至於所謂的「肋骨輕微斷裂」,其實現在醫生已經做完傷勢評估,確定需要開刀治療。

該名網友向WEnews表示,自己勇敢站出來留言,就不怕被學校處分,畢竟這麼嚴重的事情,連他這個國中生都知道是非道理。

而另有網友在網路上表示,自己的家人在瑞穗國中任職,甚至在事發當天還有目睹,只是,當時圍毆已經結束,家人上前詢問時,學生是以「跌倒」來帶過,雖然心覺有異但畢竟沒有目睹經過,因此也無法強制介入。學校第二天就接到家長控訴,因此趕緊對參與學生進行處分。

在圍毆事件發生的後幾天,因為其中旁觀(並錄影)的女學生在班上使用手機跟同學一起觀看影片,當場被班導師抓包,校方才知道有影片的存在,在看過內容之後,訓導主任立即做出銷毀決定,而且沒有上報校長,理由不明。

雖然校方已對霸凌的學生做了記過的處置,但霸凌的學生及其朋友的網誌中,還會看見「都已經和解還想怎樣」、「事情已經解決你們吵什麼」的文字,可見並無悔意。





校園霸凌 不可和解了事
【聯合報記者洪肇君】
2009.04.20
花蓮瑞穗國中爆發校園霸凌事件,12名學生圍毆領有殘障手冊的智能障礙學生,雖然雙方家長達成和解,但鳳林警方主動偵辦,將涉案少年移送少年法庭處理,明確的處理態度,值得嘉許。


過去類似案例,一般人都以為傷害罪屬告訴乃論,秉持不告不理原則,只要達成和解就沒事。其實我國的少年事件處理法傾向日本式保護主義,少年法庭對非行少年的管教範圍很廣,只要經常逃學、出入不正當場所,少庭法官都可以介入。

本案當中,12名學生毆打學弟的手段兇殘,出拳起腳還飛踢,甚至凌辱當事人自尊,打完了還要求被害人對著鏡頭道歉。將手機錄下的打人影片貼上網路炫耀,完全不知法律為何物,小流氓習氣展露無遺。

即使雙方家長已達成和解,但教育局不能對此事善罷干休,必須追蹤這起霸凌事件後續,務必從家庭與學校雙管齊下,輔導孩子走上正軌。

警方在移送少年法庭之後,未來還要運用警察權,適度警告這些孩子不得報復,預防非行少年拉幫結派恃強凌弱。總之,在純樸的瑞穗鄉間發生這種事,不可等閒視之,須持續關心,避免霸凌效應擴大。







圍毆弱智生/瑞穗國中霸凌事發20天 教長鄭瑞城不知情



(2009/04/20 13:43)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花蓮瑞穗國中月初爆發嚴重的校園霸凌事件,好幾個學生圍毆一名智能障礙的學生!今(20)天在教委會上,教育部長鄭瑞城對這件事竟然一問三不知,不僅被藍綠立委痛批,還現場播放錄影帶讓教長相當尷尬。

學生被十幾個人圍毆哭得傷心,這段畫面讓很多人看了好不忍心,但事情發生20天了,教育部長鄭瑞城竟然完全不知情。國民黨立委洪秀柱問教長鄭瑞城「知不知道有霸凌事件?」鄭瑞城答「不知情。」

民進黨立委管碧玲質詢指出,「4/2就報回來軍訓處,部長現在還說(螢幕)太遠看不到」,鄭瑞城回應,「我真的不曉得這件事情。」管說,「今天早上才知道對不對?」鄭瑞城坦言「是」。

立委現場播放由WEnews公民記者提供的學生霸凌影帶,鄭瑞城面色凝重,表示「這是很令人痛心的事情」,也說一定會檢討。但整起霸凌事件發展到現在,竟然是被打的學生被調班,打人的只被記大過罰2萬元,連一句道歉也沒有。

洪秀柱說,「這個孩子被打後調到那個班級,校長連問都沒有去問過、看都沒有看過,這孩子調到那個班級能不能適應 (校方)完全不知道,也沒跟家長講。」

學校處理態度荒腔走板,據傳校方對於被害學生不但沒有積極輔導,還只關心畫面怎麼會曝光?校園霸凌事件頻傳,透露出教育的危機,教育部得好好管一管,不能再說不知情。(新聞來源:東森新聞記者陳智菡、莊勝利)






通緝名單

love84821
林x蕙,林y妹妹 自稱旁觀
honey20184
陳x茹自稱旁觀 2年乙班
jacky19930
邱xx榮護航 自稱不相干 3年戊班
asd199401222
李x宏護航 2年甲班
lo1719ve
吳x穎樓下女友
lo0207ve
林y
love52056
劉x琦為唆使者 1年丁班
dds8873832
陳x宇護航 3年丙班
aaswer2008tw
林x雄護航 3年乙班
pink0930439
李x臻護航 2年甲班
et10242005
邱x菁護航 2年乙班
like1104
張x閔
off429
許x畦
z8873877
黃x婷護航 3年戊班
qwe8875425
黃x亞 3年丙班
a0911934576 x
國崗
gof21124
陳x芯護航
zs398 x
家祥護航
loveyo1314
劉x軍綽號米酒
tyty8870810
林x良
li1020ke
郭x蘭護航
koko796334
李x玉護航
zxcv112311
楊x如護航
loveboy520
邱x玲
?
詹x穎 2年丙班







瑞穗鄉 瑞穗國中 【校長: 蔡惠銘 】 花蓮縣瑞穗鄉成功北路十八號
蔡惠銘 : thm@mail.zsjh.hlc.edu.tw